金門是一閩南沿海的一座小島,金門縣現轄有金門、烈嶼、大膽、二膽等十二座島嶼,

總面積150.45平方公里 ,一個特別的地理位置,造就了一個特別的歷史,閩南居民都是中原移民的後裔,

生活上語言宗教信仰民間習俗宗廟祭祀等,都保有漢民的典章,目前金門 列入國家保護的古蹟有三十三處,在全島各處遍佈。 

百姓人口總數四萬餘人,是屬地廣人稀少之地,由於是海島型氣候,

冬季東北季風大,近年來廣植樹 木,一眼望去,盡是林木扶疏,綠色大道,

好似置身一森林公園裏,居民住宅,建材以石頭為主,生計仍以農漁為主,

然而因早期因水電設施建設落後,及土壤貧瘠,農產不豐,早期金門年輕人多數遠渡南洋(現今東南亞)謀生,

在東南亞成家立業,至今東南亞華僑人口即有二十餘萬之眾 。

近一個世紀裡,金門緊臨大陸,國土卻與臺灣相連,長期有其重要的戰略位置,

曾歷經幾個不大不小的國共戰役,近十數年來,兩岸走向和平,島上軍民齊力,

新闢湖塘,如太湖、蘭湖、慈湖、雙鯉湖、榮湖、陵湖,近年來更興建電廠,水電充沛,

各項政經建設正全面展開,民國84年10月18日正式成立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,

也是第一座以保育史蹟及文化景觀資產為主旨的國家公園。

金門在歐厝、珠山、水頭、瓊林、山后、南山、北山等具代表性的傳統聚落中,

大部份仍維持漳泉式様的傳統式建築,建材主要是以磚瓦、石材運用較廣,磚石瓦材料的靈活變化,

堆砌成美麗的圖案,在建築裝飾技術上,各種材料雕刻多樣圖案,將建築表現出獨特而豐沛的藝術生命力。

整體而言,本島的閩南建築具有極高的藝術性,具充份表達出一種古典、寧靜而安祥之美。

歐厝村落建築

山后民俗文化村建築


◎資料來源:網路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超順小三通貨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