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運進出口貨物必須經由港口出入,國際貿易於去(二○一○)年起緩慢復甦,我四大國際港口的裝卸量也開始有起色,港務局朝向綠色港口發展與全球接軌,政府正進行組織改造,交通部已成立「交通及建設部航港局籌備小組」,於明年掛牌成立航港局,台中港更於上(十二)月慶祝晉升成為億噸大港之林,而高雄港則許下今年貨櫃量九五○TEU的目標,更期望能達到一千萬TEU。

政府組織改造在即,將於明(一○一)年成立航港局進行航港體制改革,交通部緊鑼密鼓進行中,已成立「交通及建設部航港局籌備小組」,初期前幾年將設址於台北和平東路三段國工局敦和大樓,在距離正式掛牌僅剩一年時間,由交通部次長葉匡時擔任該小組召集人,交通部航政司長祈文中及參事謝明輝出任副召集人。

關於新年遠景,高港局長蕭丁訓表示,已訂定今年貨櫃裝卸量為九五○萬TEU,但更期盼能再突破一千萬TEU新里程碑,高雄港期望朝國際化與自由化方向發展,並積極推動「自由貿易港區業務」及「創造高附加價值產業鏈」,使高雄港成為「全方位物流港」、「核心港」與「自由港」,以利航商能長期以高雄港做為亞太地區之營運據點,俾招徠更多商機與貨源。

根據統計,高港去年兩岸直航櫃量至少八十三萬TEU,佔高雄港總櫃量十二%,其中直航轉口櫃量佔直航總櫃量五十五%,直航正面效應已顯著展現。

另為提升轉運樞紐港競爭力,高雄港將優先就具備轉運貨源潛力之大陸或東南亞港口,積極推動增闢兩港間航線至高雄港進行轉運。

高雄港未來將以「增值」帶動「增量」,以達港口經營「值」(value)、「量」(volume)並重,為創造此雙「V」(value、volume)目標。

高港局所提出年度港埠費率優惠措施已獲交部核定,有關優惠項目,高港局除擬刪除原優惠措施,恢復四港一致性依照港埠業務費費率表「曳船作業夜間及假日加成計收三十%」的規定外,其餘均延續去(九十九)年所採行的優惠措施。

而台中港歷經三十四載努力,挾位置適中、腹地廣大、交通便利等優勢,及兩岸直航、ECFA政策之發酵,於上月裝卸量突破一億噸大關,正式邁入億噸大港新里程。

放眼未來,台中港務局表示除加速推動港埠基礎建設、鼓勵業者投資以提升港口裝卸量外,更透過自由貿易港區可加工製造的功能,建構具附加價值的港口。又現世界暖化的現象日趨嚴重,港口在追求貨物質量並重的同時,也將朝綠色與智慧化的國際港口邁進。

基隆港務局表示,依目前港埠能量及發展現況,定位為「加值型物流港」,因此在貨運方面將全力發展自貿港區的加值業務及轉口貨。在目標方面,則是於兼顧國內各港合作與避免惡性競爭之前提下,選擇適當的大陸直航港口進行合作,並以發展「進口型」及「區域型」之物流港為目標。(記者黃雅羚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超順小三通貨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