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評社新竹8月14日電(記者 黃文傑)新竹市府會及漁會達成共識,藉台灣新竹與大陸平潭之海峽最短距離(68海哩)地理優勢,爭取設置兩岸經貿交流平台,此案有了更具體目標。新竹市長許明財最近多次公開場合,力主“外推港區”,利用1公里外海的沿海溝,興闢通航商港,恢復自日治(1895年)初始中斷之新竹-大陸海運航線。 

  新竹市政府行政處公關與新聞科今日發新聞稿,特別闡述“竹塹港”的歷史沿革,新竹與大陸通航源自清朝時期,即有物產往來,竹塹城

在港口貿易及商業活動擴散後,曾是北台第二大、全台第四大城市,不過早期竹塹港因清朝官方特定港口對渡管制政策,只能從事本島沿岸貿易。 

  後竹塹墾拓日盛,水田稻作豐收,漸有私販乘南風之際偷運至對岸,大陸漁民亦有至竹塹非法交易,至鹹豐年間,清廷乃將竹塹港以及北港、東港開放為對渡口岸,竹塹港正式對渡大陸。 

  竹塹港對渡貿易區以泉州首要,其他有福州、廈門、溫州,輸出商品為苧麻、水產物及棉織物,輸入商品為苧麻布、黃麻布、紙箔、陶器與木材,其後貿易更延伸抵天津、日本、朝鮮等。 
http://www.chinareviewnews.com/doc/1022/0/0/8/102200892.html?coluid=7&kindid=0&docid=102200892&mdate=0814170722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超順小三通貨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