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於廈門台商協會常務副會長陳信仲來說,被譽為兩岸民眾往來“黃金通道”的廈金航線,是最熟悉不過了。  

 根據大陸媒體中新社報導指出,2009年7月10日,當他像往常一樣從金門搭乘“小三通”客輪返回廈門時,意外成為該航線第400萬名旅客。回憶起這一幸運往事,2003年就來廈門投資創辦日月谷溫泉度假村的陳信仲心裡還樂滋滋的。 

 陳信仲是這條黃金航線的常客,記不清自己至今已走了多少趟,但他清楚記得廈金航線飛速發展的歷程:出入境旅客人數首破100萬人次,用了4年8個月時間;第二個100萬人次,用了1年6個多月時間;第三個100萬人次,用了1年4個多月時間;第四個100萬人次,則僅用了不到10個月時間;到今年9月,廈金航線共運送旅客680萬人次。 

 “短短幾年時間,就出入如此巨大的旅客人數,足以說明‘小三通’深受兩岸民眾特別是臺胞的歡迎。”陳信仲說。 

 廈金“小三通”直航,是中斷50多年的兩岸海上直航實現的歷史性突破;兩岸“大三通”開啟之後,廈門水到渠成被列為兩岸包機直航點、海上直航口岸、率先實現“大三通”的口岸之一。 

 “廈金直航是兩岸‘大三通’的開拓者和試驗田,為兩岸實現‘大三通’探索和積累了許多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。”廈門港務集團和平旅遊客運有限公司(國際郵輪中心)總經理蔡培植說,兩岸航班對等、船舶運率對等、船舶掛旗方式和落地便捷簽注、定期協商等都是先在“小三通”逐步實現後copy到“大三通”沿用。 

 2001年開通的廈金航線,只是廈門對台交流合作先行先試的一個縮影。而廈門在兩岸交流合作中扮演開拓者角色,得益於經濟特區的設立和中央政府賦予歷史重任。1989年,經國務院批准,大陸第一個台商投資區在廈門海滄成立;隨後,廈門杏林、集美兩個台商投資區先後誕生。至今,大陸四大國家級台商投資區,廈門有其三。 

 設立台商投資區之後,廈門充分利用所享有的經濟特區立法權,在大陸率先頒佈施行地方性法規《台商投資保護條例》,並在大陸第一個成立台商協會和台商會館,設立台商投訴中心,為台商在廈投資興業、安居樂業創造良好環境。 

 最新統計顯示,截至2011年9月,廈門累計批准台資項目3807個,合同利用台資逾105億美元,實際利用台資近78億美元。目前,臺灣百大企業中,在廈門投資的有20餘家,臺灣光電企業4巨頭就有3家落戶廈門;在廈台資企業工業產值占廈門市工業總產值的四成左右,臺灣已成為廈門利用外資的第二大主要來源地和第二大交易夥伴。 

 在大陸居民赴台旅遊方面,廈門也擔當了諸多先行探路的重任。廈門市旅遊局局長黃國彬介紹說,福建居民經廈赴金門、澎湖游分別於2004年、2007年獲准開通;2008年12月獲准率先試點開展在廈暫住一年以上人員赴金門游;2011年6月成為大陸赴台游自由行首批三個試點城市之一。 

 兩岸交流合作的廈門先例還有很多,不勝枚舉。諸如2005年8月,中國國民黨台中市黨部組團訪問廈門,首開國共兩黨基層黨際交流先河;2008年2月,在廈5位臺胞擔任市政協委員,參政議政,首開大陸先河;2008年,臺灣富邦金控入股廈門商業銀行,成為第一家台資金融機構參股大陸銀行;2010年,廈門獲准建立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,先行試驗一些金融領域重大改革措施。 

 因台而設的廈門經濟特區,成為兩岸交流合作的“排頭兵”。廈門市委書記于偉國表示,廈門將加快建設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,積極推進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示範區、大陸對台貿易中心建設,努力當好兩岸交流合作的“排頭兵”。

資料來源:中央網路報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超順小三通貨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